top of page

#FREZZE #如何協助當事人度過凍結反應

已更新:7月8日

2023年2月7日發表

Dr. Bessel van der Kolk 說,當人們被凍結時,你無法進行心理治療或心理教

育,因為當你被凍結時,除非凍結停止,否則什麼都無法進入你的大腦。”我們凍結時,我們的前額葉皮層(整合語言訊息、思考企劃的大腦結構)會處於離線狀態(被登出了!)。因此當我們需要陪伴當事人面對凍結反應時,單靠語言往往往無計可施,因為凍結會使身體癱瘓、前額葉登出,我們通常需要同時注意並使用身體、感官調節、由下而上(bottom up)的方法來調節凍結。

那具體我們應該如何陪伴凍結狀態的當事人呢?

首先最重要的是,助人者需要知道你的當事人已經離開他舒適的身心容納之窗了,他感覺到不安全了。請將你的穩定、支持、人際資源借給他,與他一起”共同調節”,因此穩定的聲線、語調、態度、表情,讓他知道你在這裡、你在他身邊。聲音的支持尤其重要。

第一可以溫柔的反應你當事人的狀態給他,並給予支持,例如:

 我注意到你停了下來了

 你好像沒有順利呼吸、你好像有點僵住、動彈不得了。

 我在這裡,我知道好像發生了一些甚麼,我會陪伴你慢慢調節回來等。

 也許你會有點害怕,但沒關係,我們會慢慢一起度過。

第二,在調節凍結時,重要的是讓當事人從小動作開始,比如輕輕溫柔的叫他的名字、請他試著點點頭、動動手指頭,看看助人者的臉,或回答是或否。有時有些當事人可能會完全僵住,以至於他們很難做出這些動作,在這種情況下,您可以更溫柔有耐心地從做更小的動作開始,例如,讓他們用眼睛注視房間的一個角落、看看助人者的臉、衣服顏色。助人者仍然要持續地給予聲音的支持陪伴。

第三,呼吸練習:讓客戶緩慢深呼氣有助於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,副交感神經系統負責幫助身體“休息和消化”。

第四,Grounding的練習,讓當事人專心觀察周圍環境,一旦客戶開始“解凍”,可以鼓勵他們更詳細地觀察周圍環境。 你可以試試看:

感知覺察(sensory awareness)是幫助你覺察你的感知體驗

保持眼睛睜開,環顧你的房間,關注你周圍的環境,越詳細越好,諸如,你房間的窗簾是什麼顏色的;

 抱住一個枕頭、毛絨玩具或者一顆球,去感受它的柔軟的程度等;

 將一塊涼涼的布放在臉上,或者握住一杯涼涼的蘇打水,用觸覺感受它的 

溫度

 聽輕柔的音樂,使用聽覺感知聽到了什麼;

 讓你的腳穩穩地站在地上,使用觸覺感知與地面接觸的狀態;

 聚焦一個人的聲音,使用聽覺感知聽到了什麼;

 五個你能看見又不困擾你的東西、五個顏色、五個聲音等

輕輕碰觸自己、按摩自己的穴道等

第五:稍微比較解凍後,試試全身的活動:讓您的當事人站起來在房間里四處走動,可以幫助放鬆他們的肌肉,使他們與周圍環境重新建立聯繫,並恢復身體與大腦的聯繫。

最後,一定要讓你的當事人休息一下,喝杯水,讓他坐或躺得更舒服一點,等他比較可以的時候,確認當事人是否有能量去談剛剛的狀況,如果當事人還不行的時候,請給當事人一些時間、空間,不一定急著要在這次談。

陪伴當事人去度過他的創傷反應,很重要的是當事人本身也能創傷知情,因此在當事人平靜的時候,給予一些創傷的心理衛生教育是很重要的,讓當事人可以理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,知道這是身體和神經系統在保護自己啊!!當當事人可以練習覺察,並練習幫自己解凍或調節喚起程度的技巧時,當事人能對自己及生活越來越能有掌控感與能力感!增加自我照顧與涵容自己的能力,這才是創傷療癒最重要的元素啊~~


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從華人創傷知情團隊到華人創傷知情暨療癒發展中心

華人創傷知情團隊, 由胡嘉琪博士召集各類助人者, 陪伴每一顆渴望療癒的心, 認識創傷、走向修復。 隨著呼喚漸漸擴展, 我們化為—— 華人創傷知情暨療癒發展中心, 揉合國際智慧、本土溫度與臨床經驗, 守護個人、家庭與社群的復原之路。 我們深信: 每一顆心靈,...

 
 
 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