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創傷倖存者所面臨的挑戰

 太多太多太強烈或幾乎被吞沒的感覺、情緒或一種焦急感

 幾乎沒有感覺或很麻木

 跟自己的身體失去連結

 跟其他人失去連結

 經常感覺很昏沉、困惑或很難清晰安定的思考

 有時會失去時間、空間感,對於自己在哪裡,或發生了甚麼事情有時會有斷片或困惑感

 很難注意到或去思考如何能讓自己更安全一點、或能感到安全感的想法或線索

 會被與過去創傷相關的情緒、記憶或身體的感官感覺影響到現在的生活

 很難維持健康的自我照顧與人際關係

 有許多健康與疾病的問題,尤其是在經歷壓力時會更誇張。

很多創傷倖存者在經歷很多挫折或惡性循環後,對於能被療癒,能覺得舒服、安全及平靜幾乎不抱任何期待了,甚至有些人認為他們不值得可以過得好一點。有些倖存者會做一些高風險或不健康的事情,只是希望能夠舒緩他們的症狀或痛苦,但這往往行動讓他們更不安全,讓他們離療癒與復原的路更遙遠。

學習新的因應策略或建立新習慣對一般人而言就已經夠困難了(要不要嘗試每週運動150分鐘或每天靜坐15分鐘?)更何況是創傷的倖存者,如果這些新的嘗試與倖存者在過去學到的”信念”或”教訓”相牴觸時,要改變更是困難,例如我們希望個案開始嘗試放鬆或新的自我調節策略,而這些調節與個案內在必須隨時警戒、雷達全開、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備戰狀態相牴觸,要個案放鬆、自我疼惜(愛自己?!)是非常非常困難的,因為這些信念是個案花了一輩子的努力找的生存之道。另外倖存者的身心混亂狀態讓他們也很難有良好的覺察力、注意力、身心能量去記得練習這些新的方法。

但是啊~~我們不要放棄好嗎?

所有的改變都是需要花很多很多的時間去累積跟練習,一次一點點,更重要的是願意再重新回來練習的勇氣,每個人都是這樣的。

勇敢不是不會害怕,而是在害怕的時候提醒自己好好地呼吸。

參考: The Finding Solid Ground All that I am

ree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從華人創傷知情團隊到華人創傷知情暨療癒發展中心

華人創傷知情團隊, 由胡嘉琪博士召集各類助人者, 陪伴每一顆渴望療癒的心, 認識創傷、走向修復。 隨著呼喚漸漸擴展, 我們化為—— 華人創傷知情暨療癒發展中心, 揉合國際智慧、本土溫度與臨床經驗, 守護個人、家庭與社群的復原之路。 我們深信: 每一顆心靈,...

 
 
 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